• <button id="wbqka"><acronym id="wbqka"></acronym></button><button id="wbqka"></button>
  • 
    
    <object id="wbqka"></object>

    1. <tbody id="wbqka"><noscript id="wbqka"></noscript></tbody>

    2. 
      

        1.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openEuler項目群成立 歐拉進入開源治理新階段

          2022年12月29日 15: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9日訊(記者 王惠綿)12月29日,由歐拉開源社區發起并聯合華為、麒麟軟件、統信軟件、麒麟信安、超聚變、英特爾、中科院軟件所、軟通動力、潤和軟件等伙伴,共同舉辦的openEuler Summit 2022于線上舉行。截至目前,歐拉系累計裝機量超過300萬套,中國服務器操作系統新增市場份額超過25%,全球下載量突破100萬。歐拉正式進入國內操作系統第一梯隊。

            會上,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宣布openEuler項目群成立;同時,新一屆社區委員會亮相,中國工程院廖湘科院士和中國科學院王懷民院士,正式接受聘用成為歐拉顧問專委會委員。本次大會正式發布面向全場景的操作系統構建服務,以及多個聯合創新場景的技術與演示,同時展望了歐拉未來的技術遠景。openEuler社區面向社區個人貢獻者和優秀SIG組,頒發年度“歐拉之星”獎項。

            作為我國首個開源基金會,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項目群是指在治理章程、社區運作、資金募集等方面具備獨立項目條件,并經申請由技術監督委員會批準并經秘書處審定,可獨立審核準入子開源項目的超大型開源項目。本次大會,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秘書長馮冠霖宣布成立openEuler項目群,未來歐拉將加速基礎軟件領域的創新項目孵化,加速技術落地和生產驗證,為超大型開源項目的發展進行開創性的探索和實踐。

            在歐拉開源社區全體成員單位和全體開發者的努力下,歐拉共有650多個企業加入,有12000多名貢獻者,組建了99個SIG組。歐拉顧問專委會成員將對歐拉的發展戰略給出指導,引入滿足新時代全場景需要的新一代操作系統技術發展方向研究成果。

            歐拉開源三年完成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歐拉累計裝機量超過300萬套,中國服務器操作系統新增市場份額超過25%。歐拉構筑了關鍵的技術根基和創新機制;規模部署在各行各業核心系統,形成商業的正循環;打通了從處理器、整機、OSV、ISV的完整產業鏈生態,充分激發產業鏈活力。從技術創新,到加速用戶規模部署,伙伴商業成功反哺社區貢獻,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從而形成一個正循環,自加速的生態發展體系。

            歐拉持續圍繞用戶使用全場景、全流程創新,分別從上(遷移 )、用(使用)、管(運維)三方面設計了10大demo,覆蓋遷移場景,服務器場景,云場景、嵌入式場景、端邊協同場景以及運維場景,體現openEuler多樣性算力支持、豐富的軟件生態、強大的協同能力,歐拉鴻蒙通過分布式軟總線能力實現互通。充分展示了openEuler社區與伙伴的深度合作以及openEuler生態多樣性場景和繁榮的開發者生態。

            海量的多樣性設備與全場景,帶來了總體成本線性增加等挑戰,而開源生態碎片化、煙囪化,各個社區難以有效協同,形成合力。openEuler技術委員會委員吳峰光在會上發布面向全場景的操作系統構建服務,可根據不同業務場景,快速構建操作系統的版本,保證統一的技術基線,聚合OS生態的基礎上,滿足全場景的覆蓋的需求。同時減少重復適配,降低維護成本,提升版本構建效率。

          (責任編輯:佟明彪)

          精彩圖片

          openEuler項目群成立 歐拉進入開源治理新階段

          2022-12-29 15:08 來源:中國經濟網
          查看余下全文
          欧美淫女
        2. <button id="wbqka"><acronym id="wbqka"></acronym></button><button id="wbqka"></button>
        3. 
          
          <object id="wbqka"></object>

          1. <tbody id="wbqka"><noscript id="wbqka"></noscript></tbod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