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9日訊(記者 馬常艷)29日,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第六屆可信區塊鏈峰會上發布《區塊鏈白皮書(2022年)》。該白皮書顯示,我國區塊鏈產業鏈融通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基礎設施錨定新型鏈網逐步演進。
中國信通院從2018年起連續五年組織編寫《區塊鏈白皮書》。今年的白皮書在之前版本基礎上,梳理一年來國內外區塊鏈技術、應用、產業發展新動態,闡述以區塊鏈為核心的信任科技體系建設新進展,展望數字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機遇。
白皮書顯示,區塊鏈技術創新穩步推進,公有鏈與聯盟鏈沿不同路徑持續迭代升級。公有鏈面向下一代互聯網(Web3.0)加快推動技術演進,以更開放、更高效和綠色化為目標,打造分布式互聯網信任基礎設施。聯盟鏈聚焦業務場景需求持續創新。開放聯盟鏈技術理念深度融合聯盟鏈與公有鏈能力優勢,推動聯盟鏈走向開放共享新階段。
白皮書認為,區塊鏈應用路徑日益清晰,逐步形成實體經濟數字化應用及數字原生應用兩大模式。實體經濟數字化應用聚焦數據可信存證流轉,以區塊鏈技術信任解決傳統人際信任、制度信任中存在的風險難題,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應用多元化趨勢明顯。數字原生應用基于區塊鏈打造數字世界信任體系,應用模式創新層出不窮,部分應用已形成一定規模。
白皮書指出,區塊鏈產業鏈融通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基礎設施錨定新型鏈網逐步演進。我國區塊鏈產業已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供給主體從不同維度推動產業落地,與各行業融合發展。區塊鏈人才支撐體系、配套支撐體系持續強化,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推動生態構建。分布自治、跨鏈成網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框架正趨于穩定,大規?蓴U展性是未來發展重點。
白皮書進一步指出,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區塊鏈與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交叉融合,其信任價值將被進一步激發,為信任科技積蓄能量。信任科技以構建數字化信任基礎設施為目標,既是數字經濟新時代對于數據要素全流程可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Web3.0發展中解決互聯網數據要素權屬和交易流通問題的重要創新。
(責任編輯:王炬鵬)